Italic type,始自文艺复兴的书写体风格,对后世拉丁字母字体的斜体样式影响至深。今天我们特别邀来老朋友 Mira,与大家分享「意大利体」的源起与发展,「意大利斜体」和「罗马正体」的碰撞与融合,以及「斜体」在当下书写规范中的应用。
继续阅读关于

Italic type,始自文艺复兴的书写体风格,对后世拉丁字母字体的斜体样式影响至深。今天我们特别邀来老朋友 Mira,与大家分享「意大利体」的源起与发展,「意大利斜体」和「罗马正体」的碰撞与融合,以及「斜体」在当下书写规范中的应用。
继续阅读Helvetica,一款象征时代精神的字体。问世六十余年后的今日,Helvetica 会以何等状态继续存在,又会以何等方式被取代——今日再次邀来主编 Rex,与我们一同放眼这个后 Helvetica 时代。
继续阅读「孔雀计划:中文字体排印的思路」系列倡导从中文出发、以中文的思维方式讨论中文排版。上篇《全角半角碎碎念》陈述了标点符号字宽的基本概念,本文则论述了标点符号宽度调整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到底具体在调整什么?
2017 年 8 月,各网络媒体报道了微软公司在「Window 10 秋季创意者」版本里对「微软雅黑」这款字体的更新内容,第一点就提到了「标点符号位置改进」。
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GB/T 15834-2011,严格遵照标准修正了一些标点的位置。逗号的位置由居中改为居左下。问号、叹号、分号、冒号均置由居中改为居左。左括号与右括号的位置由居中改为分别居右与居左。
众所周知,「微软雅黑」是美国微软公司委托方正设计的一款字体,随 Windows Vista 简体中文版一起发布,正式上市是在 2007 年。之后微软不仅为老系统 Windows XP 也发布了一个版本,还在 Office 2007 简体中文版附带此字体。而这次推出的 6.25 版已经是 2017 年,距离发布已经整整十年。「微软雅黑」出于其「Windows 默认字体」的身份,作为「中文代表」出现在世人面前,早就占领了中国大江南北。即便新版本发布,带有错误位置标点符号的旧版也不可能瞬间消失,依旧会在市场上占据很长时间。因此笔者在知乎上对此的评价是:
继续阅读从 Vista 开始算,花费了十年时间,微软雅黑的标点位置终于符合国标的位置,这速度我也是醉了。
体例,编辑和校对的工作手册,写作者和设计师的参考指南——不仅是巨细靡遗的文本规范,更是逻辑缜密的风格系统。体例又因语言文字、题材体裁、媒介品牌而异,百家争鸣——今日我们管窥一斑,概览几部权威体例,为听众提供些许线索。
继续阅读「孔雀计划:中文字体排印的思路」系列倡导从中文出发、以中文的思维方式讨论中文排版。在开启中文排版里关于避头尾方式、所谓「标点挤压」调整的讨论之前,笔者在本文里重点阐述了一些需要明确的前提概念,作为之后讨论的基础。
「所以说,『全角空』并不总是固定 1 em 大小呀!如果你们不抛弃这个固有观念,就没办法再谈下去了!」
继续阅读
「孔雀计划:中文字体排印的思路」系列倡导从中文出发、以中文的思维方式讨论中文排版。精妙的中文排版并不仅仅是「标点悬挂」那样的小技巧,而是一个有设计逻辑的系统。在本篇里,笔者着重讨论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中文换行问题。
谈到中文排版的换行问题,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避头尾规则。由于避头尾涉及到标点,笔者会另文叙述。在本篇里,笔者通过两个实例,聚焦中文排版中标点以外的换行问题,挖掘一下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文排版需求。
继续阅读文字的排列方向,是书写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中文的书写方向,在近现代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和发展。当下,中文的横排或竖排,不只是一个语文常识的问题,更是一系列关于设计的、技术的、文化的以及行业规范的——纵横交错的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