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Didot 的故事

didot_1

Didot 是一個法國家族姓氏,他們世代都是印刷工,字模雕刻師和出版商。這個家族在印刷、出版和字體作出巨大貢獻之餘,也逐漸愛上了自己印刷的內容,形成了愛好文學詩歌,喜歡翻譯,勇於探險的性格傳統。François-Ambroise Didot 發明了字號標準,Firmin Didot 設計出了現代主義襯線字體的典範,他們都被冠以家族的姓氏——Didot。

一、Didot 家族

第一代

François Didot(Denis Didot 的兒子,1689 -1757)

他起初是一個零售商人。1713年,他開了一家小書店,名字叫「金色的聖經」(À la Bible d’or)。他僱傭了從神學院畢業的 Abbé de Bernis。他們除了銷售,還建立起了鑄字印刷廠,自己出版印刷書籍。François Didot 是一個博學的人,在同僚的幫助和推崇下,1735年他被選為書商協會的榮譽理事。1754年他得到國王頒布的出版印刷許可證。

第二代

didot_2

François-Ambroise(François Didot的兒子,1730–1804)

François-Ambroise繼承了父親的事業。1788年,他成為了教會的指定印刷商。很多藏書家所推崇的版本:《阿爾圖瓦》(D’Artois,64卷的法國長篇小說集) 和路易十六下令編纂的 《道芬集》(du Dauphin*,共32卷)都是他印刷出品的。他也印製聖經。François-Ambroise Didot 發明了一種新的印刷壓力法,改良了鑄字工藝,還首次嘗試了在牛皮/羊皮紙上印刷。

大約在1780年,François-Ambroise Didot 發明了「點」制,以寬度來規定字體的大小,每一點的長度相當於七十二分之一法國尺(比英美的英寸更長),由於72這個數字能夠被許多數整除,為組版時各種大小鉛字的換算提供了方便。這一規定早於國際公制標準。他發明的這一長度標準被命名為「Didot」(迪式點制),並在1770年席捲了歐洲大陸,成為了歐洲通用的標準。諷刺的是,法國到了1795年才正式接納「Didot」點制,並在其殖民地推廣開來。隨着1785年美國的本傑明· 富蘭克林*從法國購買了大批的印刷機械,點制被引進到美國和拉丁美洲。隨後英美效仿了點制,按照英制的英寸長度(小於法國人的),等比例建立了自己的「點」制分級法。1973年,歐盟統一規定了歐洲大陸的標準,一「點」(point)等於0.375毫米。而英美製的一「點」仍等於0.35毫米。

* Dauphin:查理五世(1364-1380)是法國王室第一個用道芬(Dauphin,原意為海豚)稱號的王太子,從1349年查理五世被封為道芬之後,法蘭西曆代王太子均沿用了道芬稱謂,直到1830年的波旁王朝王太子路易十九。
* 本傑明·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進行過著名的「風箏實驗」,最先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在電學上成就顯著。他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愛戴。他還是美國第一位駐法大使,估計他就是利用職務之便,向先進的法國人民學習,購買了印刷設備。。。

Pierre-François Didot(François Didot 的兒子,1732-1795)

Pierre-François Didot在艾松(Essonne,巴黎南部的小城市)建立了一家造紙廠,改進了鑄字工藝。印製了很多當時有影響力的出版物。

第三代

Pierre Didot(François-Ambroise Didot 的兒子,1760-1853)

Pierre Didot 因為印刷了《維吉爾詩集》(Virgil*)而獲得了1798年展覽會的金牌。受政府委託,他在盧浮宮中建立起了印刷所,一直維持到執政府時期*。盧浮宮印刷所出品的其他著名作品有《根》(Racine)、《賀拉斯詩集》(Horace*)和《泉水集》(La Fontaine)。其中《根》主要展示了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和服裝,前後共12卷,從1801年至1805年,整整印了五年。1806年的展覽審查委員會公布,Pierre Didot 印刷的《根》獲得了「有史以來最佳字體排版設計」的榮譽,40年之後(1851年)在倫敦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此套書又獲得了「最完美的字體排版作品」獎。

業餘時間,Pierre Didot 還喜歡寫詩,賀拉斯的第一卷的《歌集》(Odes*)就是他翻譯的。弟弟 Firmin Didot 雕刻出字母,並鑄造成活字,哥哥 Pierre Didot 則鑄好的字來排印出版物。1818年他們印刷了伏爾泰的著名作品《趙氏孤兒》(La Henriade),被認為是他們合作的典範。

* 維吉爾(Virgil):古羅馬詩人。生於阿爾卑斯山南高盧曼圖亞附近的安得斯村。在家鄉受過基礎教育後,去羅馬和南意大利,攻讀哲學及數學、醫學。約公元前44年回到故鄉,一面務農,一面從事詩歌創作。是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最重要的詩人。
* 執政府時期(Consulate):1799-1804,拿破崙發動政變,迫使立法團執政三人,成立執政府,自任第一執政。
* 賀拉斯(Horace):前65—前8,奧古斯都時期傑出的抒情詩人、諷刺詩人和文藝評論家。和維吉爾,奧維德並稱古羅馬時期的三大詩人。
* 賀拉斯的抒情詩創作,自稱「歌」(Odes),後人根據他的莊重的風格,也稱「頌歌」。他以古希臘詩歌為典範,廣泛地吸收了希臘抒情詩的各種格律,成功地運用了拉丁語詩歌創作,達到了相當完美的程度,把羅馬抒情詩創作推向了高峰。
didot_3

Firmin Didot (François-Ambroise Didot 的兒子,1764-1836)

Firmin Didot 是鉛板印刷(stereotypography)的發明者,這一發明大大降低了印刷和再版的成本,深刻地影響了整個圖書出版行業。1783年,Firmin 第一次雕刻了自己設計的字模,同時對他父親的羅馬字母表做了修改。1784年,Firmin 設計並雕刻了 Didot 字體。有一種說法,Didot 字體的設計靈感是受 John Baskerville 增加筆畫粗細對比實驗的啟發。1814年,Firmin Didot 被拿破崙委任為帝國鑄造所的指導,他擔任這一職位直到去世。

1827年,Firmin Didot 開始從政,擔任了議會議員。他業餘時間筆耕不斷,寫了很多悲劇故事,如《葡萄牙女王》(La Reine de Portugal),《阿尼巴之死》(La Mort d’Annibal)等,還有許多探討文藝的雜文。由於 Firmin 從政之前的身份,他獲得了不少印刷政治書籍的生意。社會博物館學派* 的魯西耶(Paul de Rousiers)在1899寫了《美國人的生活:教育與社會》(La Vie américaine: I’ éducation et la société),由Didot出版社印刷發行。

* 社會博物館學派,成立於1894年,是法國大革命的改良主義派別之一,它的專門職能是通過經驗調查,去改善工人的物質和道德條件。

Henri Didot (Pierre-François Didot 的兒子,1765-1862)

Henri Didot 以雕刻師和鑄字師聞名。66歲的時候,他雕刻了極其細小的字母,用以印刷賀拉斯的作品。由於他雕刻的字實在太小太細,他不得以發明了一種新的鑄字方法,稱之為 polyamatype(1819),這種方法可以鑄造很精細的小字,一次鑄造100個字母。在法國大革命時期,Henri Didot 還雕刻印刷了政府發行的紙幣。

Saint-Léger Didot (Pierre-François Didot 的兒子,1767-1829)

Saint-Léger Didot 專註於父親位於艾松(Essonne)的造紙工廠,潛心革新造紙工藝。經過10年的實驗,他最終發明了一種能生產出連續紙張的機器。

第四代

Jules Didot(Pierre Didot 的兒子,1794-1871)

他發明了圓角的段落大寫首字母(round-edged initials)以取代原先銳角的字母。1825年,他把自己的鑄字工廠搬到了比利時布魯塞爾,建立了皇家印刷所(Royal Printing House)。

Ambroise-Firmin Didot(Firmin Didot 的兒子,1790-1876)

他起初是個外交官,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國大使館中任職。他利用職務之便遊歷了東方和希臘,成為第一個發現佩加蒙王國* 遺址的人。當父親1827年退休時,他和他的兄弟 Hyacinthe 接管了出版印刷的生意。他們出版了《希臘語作品大全》,《拉丁語作品大全》和《法語作品大全》,全系列共250卷。

* 佩加蒙 Pergamum 王國:目前隸屬於土耳其領土的小亞細亞半島西北部的地名,在《新約》中記載主前一三三年,佩加蒙(Pergamum)的皇帝阿他勒斯三世(Attalus lll)逝世,遺言轉讓他的國土給羅馬,於是羅馬在那兒建立了亞細亞省。

Edouard Didot(Saint-Léger Didot的兒子,1797-1825)

Edouard Didot 再版了 Jules Didot 印刷的 Johnson 的《Lives of the Poets》一書。

didot_4
攝於2007年

法國的 Didot 家族在他們的工作中混合了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和啟蒙思想。Didot 家族設計的書籍往往採用很少的裝飾,較大的頁邊距和直線的段落邊界。Didot 作為一家鑄字和印刷工廠一直保持着活力。之後改名為 Firmin-Didot et Cie,今天仍然在巴黎繼續延續着家族的傳統,出版了許多法國當代作家的作品。

二、Didot 字體

didot_5

在17世紀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開始之後,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前,在文化藝術領域,產生了一場新古典主義運動。先知先覺的藝術家們,開創了一股借古開今的潮流。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法國藝術既不是古希臘和羅馬藝術的再現,也非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重複。由於這場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稍早於法國大革命,具有承上啟下之功,也有人稱之為「革命的古典主義」。

讓我們可以看一下具體的歷史走向:

  • 法國四大啟蒙思想家:伏爾泰(1694–1778),盧梭(1712–1778),孟德斯鳩(1689—1755),狄德羅(1713-1784),巧合的是,他們都早於1784年過去。
  • 1784年,巴黎人 Firmin Didot 設計並雕刻了 Didot 字體。
  • 5年之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囚禁政治犯的巴士底監獄,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制定君主立憲的《1791年憲法》。

從1792年到1958年,法國前後建立了五個共和國(從第一共和國到第五共和國),制訂了13部憲法。其中,從封建專制變為民主共和的憲法,是法國大革命的果實。Didot 家族的第三代的 Firmin Didot,Henri Didot 和第四代的 Ambroise-Firmin Didot 都曾任職於政府中,參與了社會的變革。 啟蒙運動是工業化的前奏。在字體設計領域,Didot 字體代表了啟蒙主義客觀、理性的哲學,並暗含着強烈的工業感。相比於之前的古羅馬襯線體,Didot 字體完全屏棄了手寫的痕迹,工整筆直的筆畫,強烈的粗細對比和不帶過渡圓角的襯線,使之看上去更為樸素、冷嚴但又不失機靈可親。

didot_61
襯線體的不同形式

技術方面,印刷壓力工藝的改進和紙張的進步,都為印刷更為清晰的細節提供了可能性,代表了modern(現代感)的 Didot 字體,就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誕生了。

和同時代意大利的 Bodoni 相比,Didot被推崇為新古典主義的代表,喚起了人們對啟蒙時代的記憶。

didot_7
1844普盧塔克的作品(普盧塔克,古希臘作家,唯心主義哲學家。)

隨着時間的推移,Didot 也被不斷地修改。早期數字版本的字體,在小字號印刷輸出中,字體的細筆畫幾乎看不出來,用在正文中可讀性也不佳。200年後,Linotype 的 Adrian Frutiger 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適當加重了小字號字體的粗細筆畫,設計出了更好的數字化版本。儘管有着古老的歷史,如今的 Didot 已經成為了法國最常用的字體之一,在很多書籍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Didone

Didone 是 AtypI(國際字體協會)字體分類的一種,這個類別也被稱為「modern」,主要特徵為:沒有過渡圓角的襯線,強烈的筆畫粗細對比,並具有樸素的,「現代」的外觀。Didone 字體類別代表了18世紀晚期歐洲的字體風格,由第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字體 Didot 而得名,其他主要代表有:Bodoni,Computer Modern 和 Walbaum。多說一句,Didone 屬於二級 classification 下的分類,一級分類叫 category,Didot 字體的準確分類應為:

  • Category: Serif
  • Classifications: Didone

didot_8
Ambroise

現有 Didot 字體家族系列:

  • HTF Didot
  • Linotype Didot
  • Didot Elder
  • Ambroise
  • Ambroise Firmin
  • Ambroise François

三、Didot 與時尚

didot_9

上次我們說到,Didot 字體代表了襯線體現代風格的頂峰。在工業革命時期,現代主義的襯線體獨特的字型特點,成為了對傳統襯線體的一種繼承與革命。但是,跟一般的字體不同,Didot 字體並不是在所有的字號大小看起來都很棒。在每一個範圍的字號段內,Didot 的筆畫粗細都需要做專門的調整。錯的並不總是字體,不同的紙張和顏色也會影響最終的印刷效果。Didot 既保留了傳統古羅馬字體的經典襯線,又擁有現代風格的鋒利切角,極其適合時尚雜誌的封面大字和標題字體。

誕生於巴黎的 Didot,伴隨着啟蒙思想和工業革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自然地被引入到時尚產業的洪流中。以 Didot 為代表的現代主義襯線體,逐漸成為了優雅、成熟和時尚的代表。

使用 Didot 最為成功的例子是法國的《VOGUE》和美國的《Harper’s BAZAAR》。

didot_10

《VOGUE》,1892年創刊。創始人康德·納斯特的祖輩擁有着顯赫的貴族背景,他把雜誌與階層劃分緊密聯繫起來,率先創造出「等級劃分」的雜誌定位思路。定位於高端受眾的《VOGUE》雜誌,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雨,已經擁有15個國家的地方版本。而作為雜誌標誌性字體,Didot 已經成為了 VOGUE 這一媒體品牌形象的最佳代表。

didot_11

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1867年創刊。雜誌標誌字體由 Alexey Brodovitch 於1934在 HTF Didot 的基礎上修改而來。歷史最悠久的《Harper’s Bazaar》,已經成為了時尚出版業的一個里程碑似的標誌。這個雜誌標誌,曾被美國雜誌編輯協會推舉為「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雜誌標誌」。

didot_12

稍晚一些,還有1945年創辦的《ELLE》雜誌,用的也是Didot字體。此外,Giorgio Armani 等數不勝數的時尚相關品牌也都青睞 Didot,Armani Casa 的品牌字體,使用的就是 Didot。Didot 如今已成為時尚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在很多其他出版領域,既適合各種場合,又不缺經典的現代主義風格 。

參考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13 個相關討論

  1. 爆小炸
    2009/05/29 at 4:27 pm | Permalink

    明明是中國的智慧結晶,卻偏偏被外人發揚光大。

  2. colourphilosophy
    2009/05/29 at 4:45 pm | Permalink

    這位朋友如果指的是印刷術的話,顯然是過於偏激了。中國人只有泥活字或者木活字,金屬活字印刷的源頭在歐洲。

  3. mmmer
    2009/05/30 at 8:14 am | Permalink

    一直不能特別喜歡Didot,因為它的粗體里很多字母豎線頂端的凹陷非常明顯,讓我覺得這個字體總是有點缺陷。當然,它的數字、斜體、細體都非常美麗。

  4. 2009/05/31 at 2:50 am | Permalink

    你好,非常喜歡你們關於Didot的介紹,我想在我的博客轉載這篇文章,不知道能否可以,謝謝。

  5. Rex Chen
    2009/05/31 at 8:38 am | Permalink

    謝謝你的詢問!我們希望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不影響傳播。請您避免全文轉載,不過歡迎在博客上推薦我們這篇文章。

    另外,“盒子”內容很好,我們會加上鏈接的。

    希望你繼續支持!

  6. colourphilosophy
    2009/05/31 at 8:59 am | Permalink

    “盒子”很好!其他同Rex~

  7. shiyuan
    2009/05/31 at 3:04 pm | Permalink

    Harper’s Bazaar從1991年改版後,是使用H&FJ重新設計過的didot.更加細緻。

    http://www.typography.com/fonts/font_overview.php?productLineID=100004

  8. xinxinxin
    2009/06/09 at 12:54 pm | Permalink

    BAZAAR所用的didot似乎筆畫對比更為強烈,細線更細些。
    特別近年來在字母上帶的accent較didot更偏向於花體體的豆瓣狀

  9. des
    2009/06/15 at 7:27 am | Permalink

    讀過小林章的歐文書體,其中對於Modern Roman的起源也有類似的描述。

    但是最近看了某網站的關於書體的書法原型的描述,其中以Bodoni,Helvetica為例,說“這兩種字體的書法原型是一種尖頭的書法鋼筆。其筆畫的粗細對比是通過改變筆壓來實現的,而與筆尖本身的形狀無關”,”筆畫最粗的部分幾乎都是垂直的。從這個角度來看, Bodoni和Helvetica是同出一轍的。它們的架構是一致的,只是筆畫的粗細對比有區別。”

    Bodoni跟Didot算相似的吧?想請問一下這種說法對麼?跟上面說的內容衝突麼?

  10. colourphilosophy
    2009/06/15 at 8:02 am | Permalink

    Bodoni和Didot都屬於modern serif,是相似的。字體風格是伴隨歷史一點點演變而來,拿漢字來作比較,正楷演變出了印刷仿宋體、發展出了宋體,後又出現了黑體,筆畫寫法基本沒變,面貌卻大變。

  11. des
    2009/06/16 at 4:15 am | Permalink

    也就是說這兩點都影響了Didot的外觀,並不衝突是吧?
    即既受了當時modern serif改革的影響,也受原來就有的pointed pen和broad nib間的差別的影響。
    是這意思吧?

    好像剛開始問題沒問清楚,表達能力欠缺了。
    呵呵。

  12. SydneyCao
    2009/12/11 at 8:14 am | Permalink

    來此網站,獲益良多啊,呵呵
    最近比較關注古登堡以來的印刷技術的故事,沒想到今天我們用的字體大多由幾世紀前的鉛字模式流傳下來。我家裡也有幾台鉛字打字機,小時候在父母的打字工作間獃著的時候,都喜歡拿着手柄敲幾個字,現在想來還真是懷念。

  13. Tom
    2017/12/30 at 10:52 pm | Permalink

    Google 了一下, Vogue 是美國雜誌而非法國。

2 個Trackbacks

  1. […] François-Ambroise Didot(該家族設計了 Didot 字體),和英國的 John Fell […]

  2. By Type is Beautiful » 鏤板字的斷缺史 on 2014/01/15 at 9:10 am

    […] 與此同時,法國經典的「Didot」粗體大寫字母也開始以鏤板的方式廣泛運用到建築設計及施工圖紙上。因其使用便捷,鏤板制字在建築設計和施工界深受歡迎。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 William Ford Stanley 稱讚鏤板制字「節約了大量時間,省下了大量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圖紙上的重複詞組,比如「平面圖」「正視圖」「客廳」「廚房」等,都可以用鏤板制字統一、便利地複寫。建築師們也開始用鏤板制字來簽名或印製事務所名稱。 […]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